资本和利润的魔力,很快使北美早期殖民者与他们的宗主国英国决裂,并先后通过独立战争和1812年战争实现了建国大业,开始自主决定经济发展方向和资源利用模式。
据了解,一吨煤炼成焦炭,可增值2.5倍,深加工一吨从焦炭中提炼的焦化产品,可增值6至7倍,而如果能再深加工成精细化工产品,还可以增值数十倍。这是近日从太化集团公司了解到的。
由此延伸的2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装置、8万吨/年粗苯加氢精制生产装置,在国内技术是最先进的。以化养焦,以化促焦,通过扩大煤焦化深加工,延伸焦化产业链,以前以焦炭生产为主业的太化集团焦化厂,去年销售收入19.19亿元,其中化工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收入的五成,已成为山西省焦化行业焦化产品深加工最大的一个企业。该厂生产的改性沥青还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此外,该厂还有深加工后制成混凝土外加剂的工业萘、深加工成色素和碳黑的蒽油等,真正做到将焦化副产品榨干吃尽。目前,该厂淘汰了工艺落后的老焦炉,建设工艺先进、节能减排的新焦炉。
目前,焦化厂的化工产品从原有的4种发展到目前的工业萘、洗油、燃料油、改质沥青等20多个品种,成为山西省焦化行业焦化产品深加工最大的一个企业,实现了煤-焦炭-焦化产品的延伸与产业链的增值。现焦炭年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年,化工产品3万吨/年,城市煤气0.9亿立方米/年这个刚刚开场的游戏,充满了太多的变数
凭借着自己良好的运营,他的生意甚至做到了内蒙古、河北等地。2009年5月15日,包括焦煤、同煤等五大集团在内的省内20家煤炭企业与太重等8家煤机制造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协定相互扶持,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听取朋友的建议后,乔喜决定离开山西,去外省继续自己的煤机事业。煤企领导的话不无道理,尽管他们手里攥着大把的钞票,但用来更新设备,显然并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
乔喜这才明白,他们这些小煤机企业,已经无法继续在山西生存。有关人士在接受 《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包括太矿在内的煤机企业目前处于一个很微妙的阶段。
对方告诉他,煤矿要扩大产能,全部实现综采,他的小煤机已经不能满足煤矿的需求,以后有需要再联系。忙碌的春节对于煤机生产商来说,这个春节注定是忙碌的。并不是所有被整合的矿井都要同时开工,得按部就班来,就算是换设备,也得尽量推迟。贵州,听说那里小煤矿比较多。
这一次老乔伤得更重,对方直接告他不用想了。而往年的这个时候,乔喜都是在和老客户们的交杯换盏中度过的。而就是这两个市场份额最大的生产采煤机、掘进机的煤机企业,鸡西采煤机厂和佳木斯煤机制造公司,均被国外企业收购。但他还是决定再试一试。
然而,我国煤炭装备制造业缺乏产业巨头的支撑,产、学、研各方一直以来都是各自为战。其间,《山西日报》发表评论说,合作的关键在于煤机企业的竞争力如何。
本土品牌并非第一选择和乔喜这些散兵游勇相比,有着政府支持的太矿的日子似乎要好过一些。此前出台的《山西煤机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中提到,到2011年,全省煤机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其中煤机成套装备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煤矿安全和煤机配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煤炭洗选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焦化、气化设备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但游戏还没开始,老乔等一批小型煤机的生产厂家,已经无法在这百亿的份额中分得一杯羹。其中,有采煤机之称的太矿集团,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年来一直引领我国采煤机的发展方向。2009年11月底,老乔找到此前谈过生意的临汾一家煤矿,此时该煤矿已经被山西一家整合主体企业收购,身份也变成了国企。但随着煤改的结束,这些常规动作,已经远远不够。事实上,伴随着山西煤改的持续深入,这场制造业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春节刚过,太原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矿)负责营销的各位老总,顾不上和家里人团圆,就被公司派遣至各地出差。
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考验下,即便是国企,也只能靠自己的实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加之行业标准的提高,大量小型企业被卡在了门外,受访人士认为这些企业在进行自我整合后,将卷土重来。
而随着煤改的结束,整合后的大矿要对旧矿区进行技术改造或基本建设,大量的矿井都将进行设备的更换,这个数字将是非常巨大的。2月28日的山西太原,一场大雪并没有让元宵节气氛冷却。
他在和同行交流时发现,大家的情况基本一样,只有一家勉强谈下了某煤矿的皮带业务。此举被视作山西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首次实现实质性的战略合作,在山西进行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大背景下,具有跨行业合作的典范意义。
国外财团的冲击此时占据中国煤机高端市场的国外煤炭供应商开始通过收购中国煤机企业,不断蚕食中国的煤炭机械设备市场。见证双方合作的陈川平副省长也一直强调:这一战略协议并非一种地方保护主义,不是对省内煤机制造企业的护弱,相反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究竟谁将赢下这场战争,又将产生怎样的变数,尚难预料。忙碌的也不止是国企大佬,其他的煤机企业也在这个春节期间四处奔走。
尽管以前也曾经在外省做成生意,但老乔的生意主要还是在山西,重新开拓省外市场让他感到有点力不从心。我原来以为只有大国企有资金、有技术才敢碰煤机,但现在的财团太多,只要有资金就能进入这个行业。
数据显示,在大同、阳泉、淮南等重点煤机市场上,国内采煤机的排头兵企业鸡西煤机的市场占有率为37%,掘进机排头兵企业佳煤机的市场占有率达70%。同时,记者也从部分煤企获悉,即使更换设备,也优先考虑外国的品牌,山西品牌并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有些时候,乔喜甚至想过把这些年赚下的钱,投资一个大型的煤机制造厂,但被亲友劝住了。这个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这一数字,将随着煤改的结束,大量综采设备的上马,变得更多。毫无疑问,煤改过后的山西煤机市场,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言下之意很是明了,煤机企业不能坐享省内市场,而要实现产品的不断升级,创新服务理念和模式,依靠竞争力拓展省内、省外两个市场。太矿一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担心地说。
你觉得能生存下去吗,比你有钱的人多得是,山西不行就去外省,又不是所有地方都这样。同样,已经进场的玩家,亦难言轻松。
据统计,2007年山西煤机产值占全国总量的12.5%,预计到2010年可占20%左右,按这一比例计算,到2010年山西煤机的需求量可达200多亿元。煤机制造更是拥有太原重工、太重煤机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长治清华、山西安泰等一批骨干企业。
早在去年11月,看准了煤机市场将迎来大好时机的乔喜,就开始为以后的发展奔走。乔喜叫上了自己在山西高平开煤机厂的朋友,一起去谈。